8分钟科普“多乐跑得快辅助神器怎么安装”(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 ,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朝鲜半岛历史
一、远古时代的朝鲜半岛
1 、概述
通古斯族群最初居住在黑龙江流域 ,后来一部分南迁到朝鲜半岛南部,以人数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原始土著南岛民族,成为朝鲜半岛新土著。现在的朝鲜族是以南部的诸韩土著为主体融合北部的少部分高句丽土著(秽、良夷)形成的。
汉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岛的绝大部分 ,只有东南角名曰HAN的地方部落尚独立 。东汉时期,HAN族部落逐渐发展为三个小国----马韩、辰韩 、弁韩,史称三韩。HAN是“大”的意思,当时三韩还没有汉字 ,后来汉字传入朝鲜,“HAN ”被写作“韩”字。
后马韩发展为百济,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以金官伽耶为主的六伽耶联盟(现朝鲜族还有一种名为伽耶琴的乐器) ,后并入新罗 。
百济王族来源于貊人扶余,而貊人属于东夷,原居住于河北东北至辽河一带 ,商朝发源地亦在此。
6、魏晋时期
汉朝并不真有力量稳固管理偏远的少数民族,前82年汉朝罢真番郡、前75年又罢临屯郡,同时把玄菟郡从图们江南的旧地移至鸭绿江北 、辽东郡东 ,其治所在浑河上游、辽宁新宾附近,仅领三县(其中高句骊县在今新宾县永陵镇西南,土著居民是高句骊人) ,从此乐浪郡便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汉郡。西汉时乐浪郡领县25、东汉时减至18 。
汉末,公孙康据有辽东,割乐浪郡之一部分置带方郡,领县再次减少。238年魏国司马懿灭公孙渊 ,魏国控制朝鲜半岛中北部。自乐浪始置郡,至为高句丽所并,前后凡四百余年(前108~公元313)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汉文化大量输入朝鲜。当然同时,朝鲜古文化也输入到了辽东 、辽西及幽州各郡 。
二、三足鼎立时期的朝鲜半岛
313年 ,高句丽趁西晋的混乱和衰落,吞并了带方、乐浪,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过了三年 ,西晋灭亡。337年,慕容光在辽宁建立前燕,首都义县 ,352年灭掉汉族冉魏政权,370年被前秦灭亡 。384年,慕容垂在定州建立后燕 ,398年慕容宝被北魏战败,逃到老家义县,407年,后燕高句丽族大将高云处死慕容熙建立北燕 ,后来汉族人冯跋成了北燕皇帝,统治着整个辽宁省。就这么一个小政权,高句丽居然怕他 ,大概是仰慕汉族文化,高句丽对北燕称臣。 439年,鲜卑族的北魏灭掉汉族的北燕 ,统一中国北方 。亡国的北燕皇帝冯弘跑到高句丽居然继续在高句丽国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丽干掉。
六世纪上半叶,以平壤为中心的高句丽乘北魏内乱 ,占领中国领土(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加上扶余祖籍和韩王族祖籍又都在此,所以现在的韩国人声称“辽宁和河北省都是韩国领土”。
高句丽在东北亚崛起,回纥等善战的游牧民族都已为其所用 ,就连强大的突厥汗国也已和高句丽结盟,中国河北一带的地方军阀(北齐贵族)勾结高句丽对抗中央;向南,高句丽越来越频繁地进攻新罗、百济,新罗 、百济被迫请求中国援助 。相对于国家发展仅是雏形、极不稳定的突厥 ,高句丽威胁更大
隋唐王朝对肆意扩张、不听劝解,进而向辽西拓地的高句丽,多次倾全国之师进行征讨 ,高句丽国终于在668年被唐与新罗联军所破灭。唐朝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朝鲜半岛仅剩下新罗和唐朝势力。
高句骊国亡后,高句骊族随之解体 。唐共收69.7万户 ,为其境内的总户数,其中包括不少非高句骊族,估计其时高句骊族总户数不会超过15万户。去向有四:被迁居中原 、归入新罗、散投靺鞨、散投突厥。
迁居中原的户数 ,645年,唐太宗拔玄菟等10城后,徙辽 、盖、岩三州凡7万人入中原。669年 ,唐高宗移高句骊主干部分3.83万户近20万人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 ” 。
归人新罗的,分三种情况:一是投奔新罗,668年,高句骊争权内讧 ,唐应请发兵征讨,贵臣渊净土率民3500多往投。669年,钳牟岑率众叛唐 ,立安舜为王,唐发兵讨之,舜杀钳牟岑后 ,率4000余户投新罗。二是在唐与新罗联军攻高句骊时,被新罗俘掠去的,668年新罗文武王班师时 ,就随带“所虏高句丽人七千入京” 。三是居住大同江流域的高句骊人,在国亡后,居地后划归新罗管理。归入新罗的高句骊人 ,250年后在王建领导下于918年建高丽国,后夺取新罗权柄,又灭后百济,三族融合成为朝鲜族。
投奔靺鞨 、投奔突厥的高句骊人 ,主要是留居安东都护府管辖下那一部分 。
672年,唐授原高句骊国王高藏为辽东都督,封之为朝鲜王 ,放回辽东“以安余民”。藏返回后,暗与靺鞨联络“谋叛 ”,唐发觉 ,高藏被召回流放四川省邛崃县,一部分高句骊人被迁往河南、陇右(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诸州;未被迁走的,散投突厥及靺鞨。投奔靺鞨的 ,698年前后大多先后聚集到大祚荣的旗帜下,成了渤海国的成员,遂与粟末靺鞨等融合为渤海人 。
高句丽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战士 ,在被唐朝俘虏后参加了唐军。他的儿子高仙芝在唐朝军事上屡建功勋,于8世纪中叶征服了塔什干,并将造成纸技术传给了阿拉伯国家。
百济(Paekche)亦扶余之别种,统治朝鲜半岛西南部 。北境先与汉乐浪郡 、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 百济原为马韩54个部落之一,来自于扶余王族。公元前1世纪百济部落统一其他马韩部落形成国家,在慰礼(今汉城附近)定都称王。后迁都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京畿道) 。196~220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王迎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公孙氏辽东割据政权的协助,逐渐强盛。古尔王在位期间,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313年,高句丽占据乐浪郡后,形成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 。
391年,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熊津(今公州)。百济为图中兴,于538年再迁都到有广阔平原、交通便利的泗批(今扶余),改国号为南扶余,开始重新强盛 。 百济于551年收复汉江下游地区,但旋于553年被新罗攻占。百济为夺回失地,又联合高句丽 ,频繁进攻新罗,取四十馀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 。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乃诏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海军赴援,舰队从成山(山东荣成)出发,在百济王国熊津江(锦江)江口,强行登陆,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百济战败, 660年首都泅批城陷落,亡国。唐朝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为都督 、刺史及县令 。苏定方不久率军回国,命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留大将张仁愿总兵以镇之。苏定方刚走,百济的高僧道琛和百济王的从子福信,就迎接当时在日本的太子扶余丰回国,继承王位,其西部、北部并翻城应之。包围泅批城中国驻屯军。661年,中国大将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增援,也在熊津江口登陆,百济军迎战,大败,泅批城之围解除,百济退保周留城(韩国韩山) 。刘仁轨所率的兵力不多,不能进攻,只能帮助张仁愿坚守泗批,僵持两年之久。663年,倭国大军入援百济,中国再派大将孙仁师渡海增兵,另一位大将刘仁轨率海军从熊津江进入白江(韩国锦江),准备跟孙仁师会合后进攻周留城。想不到就在白江口,与日本入援的海军舰队相遇,遂行决战,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这是中国跟日本第一次战争。扶余丰放弃周留城,向北逃往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立国681年而亡 。仁愿、仁轨回国后 ,百济领土被新罗占领。
百济使用汉字,4世纪时建立儒学教育制度。日本首先由百济传入中国文化:百济学者王仁曾给日本皇太子讲授《论语》 。384年,佛教自南朝传入百济。
新罗(Silla)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公元4世纪所建。斯卢部本是弁韩之苗裔,公元前后,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 、昔、金三氏担任 。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 、郡、县制 。520年,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朝服尚白。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本加耶(今金海地区)和大加耶(今高灵地区)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唐太宗时期,为与高句丽争雄,新罗与百济结盟 。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 ,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 。高句丽在北方失地丧师,对南方新罗的侵略只好停止,但百济王国侵略却不停止。66O年,百济与高丽、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余城,新罗再向中国告急。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 。现在,朝鲜半岛3/4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1/4的土地上。不过中国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王国对中国并吞了那么多土地而竟没有分给它一点,深为不满,开始暗中向庞然大物的中国挑战,到处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676年,中国驻屯军实在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治迁到辽东(辽宁辽阳) 。新罗王国之后并没有继续跟中国对抗,非常明智地采取事奉大国政策,对中国十分恭顺。这个政策获得完美的效果,从此中国和朝鲜之间,再没有战争,为手足般的兄弟之邦。
百济 、高句丽灭亡后,新罗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隔着浿水,跟中国为邻,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自是新罗渐有高丽、百济之地 。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新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
300年,日本大和国(倭)建立。百济和中国南朝通好,又和倭结盟 。而高句丽与中国北方政权关系密切。369年 ,倭侵占弁韩(今韩国釜山),建立任那地方,设“日本府”统治之。百济也成为倭的朝贡国 。384年 ,佛教由东晋僧侣传入百济。391年,倭渡海大破百济、新罗。396年高句丽好太王征伐百济,百济臣服 。但是,399年 ,百济又勾结倭,进攻新罗,倭军一时遍布新罗。400年高句丽派兵支援新罗 ,追至任那和加罗。404年,倭军侵入带方,又被高句丽打败 。 420年 ,南朝宋顺帝为了牵制强大的高句丽,策封百济王和倭王,但新罗与南朝宋没有联系。
479年 ,倭出兵新罗,虾夷族士兵起义,不战自乱。512年 ,百济要求倭割让任那四郡,倭被迫答应。562年,任那政权被新罗所灭亡 。
600年,倭为恢复在任那的统治 ,远征新罗,虽然取胜,但没有达到目的。618年 ,高句丽派使者到倭联络通好。
660年,百济受新罗和唐朝的夹攻,首都陷落 ,国王被俘,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倭求救,倭乘机出兵朝鲜 。663年 ,新罗和唐朝在白江村(今朝鲜锦江)大败倭军队,灭了百济。
三 、统一的古代朝鲜半岛
公元671年,新罗开始自身反抗中国统治 ,攻下了安东都护府,恢复了全部百济领土。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仍不放弃对原来百济和高句丽领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 ,才承认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 。于是,新罗成为拥有韩半岛大部领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民的单一国家。
新罗据有西海岸的仁川湾,便于直航中国。从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 、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 。新罗使用汉字但并不普及,薛聪用方言(朝鲜语)解读九经 ,并整理了比较混乱的吏读文字(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一种文字)使之系统化。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 、《礼记》等书。
新罗后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 。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这一形势下,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中,并攫取了领导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又名泰封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
最后一个造反领袖、贵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 。王建于公元918年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后高句丽。公元935年王建接受了后百济的自动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罗景顺王的逊位。 王建建立了王氏朝鲜 ,把自己王朝的国号定为“高丽KOREA” 。
高丽建国后,乘靺鞨族渤海国衰落之机向北扩张,把疆界延伸到鸭绿江下游南岸。高丽自建国后,先后接受过唐 、后晋、后周、宋 、辽、金、元的册封。后周使员双翼956年到高丽被挽留,任主考官知贡举,以诗赋颂策取进士 。
契丹于公元926年征服了渤海国,渤海国的没有被靺鞨族同化的扶余人 、秽貊人逃到高丽北部。为争夺鸭绿江以南的渤海国故地,高丽同契丹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战争。993年,辽派东京留守萧恒德进兵伐高丽,次年攻占蓬山郡,高丽请和,将女直国鸭绿江东数百里地割让 。1010年,高丽开京留守康肇杀穆宗王诵,擅立诵之从兄王询,辽圣宗亲率大军问罪 ,康肇被擒,王询弃其西京开城而逃,辽焚开京后还师。1013年,辽派耶律资忠向高丽索兴化、通卅等六城被拒,此后辽连年对高丽用兵但不能使之降服。1018年,辽圣宗派东平郡王萧排押率兵征伐,被高丽大将姜邯赞大败而归 。1020年,高丽显宗王询请和,自此直至辽亡未再与高丽发生大战事,高丽岁时向辽遣使修贡。天祚乾统十年 ,辽国亡。
高丽境内本就有女真先人生活,保持其自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及部落组织。完颜部始祖函普原居高丽,女直虽旧属高丽,不复相通者久矣 。12世纪初,在辽势微、金建朝前,高丽欲趁势向鸭绿江方向扩张,在现中国东北与邻近的女真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磨擦战争,但最后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辽道宗时女真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以完颜部制定的法律约束各部。势力扩大到东南乙离骨岭(今朝鲜摩天岭)至东北五国部的广大地区 。及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1116年,高丽国王王楷派使庆贺金军胜利,金太祖以辽侵高丽所置保州(今朝鲜新义州)赐之(其实辽末高丽已复占)。
高丽王朝重文轻武,文武大臣之间矛盾很深,武人备受压抑 。至毅宗时斗争激化 ,1170年终于发生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放逐毅宗,杀戮文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不少有才能的文人被赶出政治舞台。他们组织起一些文人小团体,诗酒酬唱,发泄不满 ,作消极反抗,“海左七贤 ”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他们的作品主要是诗歌,以李仁老 、林椿、吴世才最有名。金与高丽关系良好,常互派使臣贺祝,也很少干涉其内政。后来 ,金宣宗迁汴,辽东道路不通,自是不复通问 。
公元1126年 ,由于仁宗王的岳父纵火焚烧宫廷建筑,王家藏书楼和国家研究院的数万部藏书,全部化为灰烬。高丽损失了这批藏书,而且无法从宋朝获得书藉 ,用木版印书既费用高昂又十分费时,于是产生了用金属铸字印刷的想法,开始用浇铸铜钱的同样技术来铸铜版。
宋朝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被蒙古人利用来生产武器。蒙古人用这种新武器征服了金 ,并把死不臣服的辽国难民追赶到高丽境内 。在那以后,高丽便接连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高丽国王王皞hào降服蒙古,许蒙古置京、府 、县达鲁花赤72人监。次年,皞即尽杀达鲁花赤以叛,率王京及诸州县民窜海岛躲避 。自定宗二年至宪宗八年,元四次命将征高丽,拔其14城。忽必烈即位后紧张情况改变了,把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遣嫁当时尚为高丽嗣王的王愖chén, 高丽完复旧疆。元朝在高丽屡建征东行省(为一种军事性临时机构),设“达鲁花赤”监督国政 ,以高丽王为丞相,但又仍保留其原有政权机构和制度结构 。高丽还是有一定程度独立地位,不同于行省,蒙古对朝鲜人比对汉人要优待一些。而高丽其实也阴奉阳违,曾私立三公官职,设资政院,山呼万岁,后改千秋,追奉先皇。
高丽权臣林衍作乱,擅废禃立其弟安庆公淐 。元朝前枢密院经历马希骥建议将高丽分而制之,所以元朝并未全力以赴平乱。高丽都统领崔坦等因为林衍作乱 ,携西京五十余城入附,元朝接受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林衍乱党很快平定,忽必烈乃送禃回国复位 。
1274年 ,元朝强征高丽2.5万人进攻日本,但是失败了。
元顺帝曾娶高丽女子奇氏为皇后,高丽人在华学习、在元做官不少,奇氏之弟老的沙、同乡朴不花均成为元之权臣。高丽未期当权者政治上腐败无能,态度更加亲元而自甘丧失气节,白莲教韩宋起义军攻陷辽阳进入高丽,高丽投降。可是,这批部队军纪败坏,引起高丽痛恨 。高丽使用美人计划将其大部分杀死,只剩下万余人辗转脱险,逃回中国,又被等待他们的蒙古人一网打尽。
元末明初 ,高丽武备废弛 、王权式微,恭愍王王颛zhuān为权相李仁人所弑。王颛无子,以宠臣辛肫之子禑xú为子,贡使金义杀明朝使蔡斌 ,明朝高丽关系已达很危险的地步 。1388年,辛禑忽然想起来向中国索取鸭绿江北岸铁岭之南的事,在四世纪末,那是被高句丽王国占领的一片土地,其后曾被渤海、辽、金 、元反复占之。他以为中国大乱未定,可趁火打劫了,于是动员全国军队,分道并进。当军队发现是进攻中国时,大为惊恐 。左军都统使李成桂反对辛禑和都军相崔莹进攻中国辽东,以粮不继退师 ,李成桂儿子被杀,李成桂便从鸭绿江口的威化岛回军京师,发动政变,废辛禑,放逐崔莹,控制高丽军政大权,自立为王,1392年向中国上奏章谢罪,请求册封,请更国号。明太祖朱元璋命其国名为古号朝鲜,准其为朝鲜国王 ,高丽王朝遂亡。
李氏朝鲜尊明朝为永世的父国和天朝,直到甲午战争后朝鲜“独立”为止 。
李氏朝鲜首都初在开京(今开城),1394年迁都汉城。汉城(Seoul)始建于公元前18年,称慰礼城。公元11世纪高丽国王建夏宫,后称南京(汉阳府),并筑城 。此后 ,商业渐兴。1392年后称汉城府。
李成桂一方面加强防倭,一方面谋求与倭官方发展关系。倭政府满足了朝鲜的要求,命令禁绝贼船 。1401年,倭派使者到朝鲜 ,但是倭寇没有得到根治。于是朝鲜决定以武力解决倭寇问题,1419年,朝鲜发动已亥东征 ,大举进攻日本的对马,清剿倭寇。倭国朝野震动,但朝倭关系仍然保持友好 ,1433年倭接见朝鲜使者 。1481年,倭向朝鲜求《大藏经》。
朝鲜王朝的第四位国王世宗于1418-1450在位。他创立了韩文字母,韩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 ,具有几何图形美、简单、科学精确的特点,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欧洲那样 。在对外关系上 ,世宗对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东北边疆地区的领土被收复。
1592年,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倭陆军节节进逼 。1592年 ,倭将小西行长攻陷朝鲜京城。但是倭水军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明朝应朝鲜的要求,派出援朝军 。1596年,倭军战败。1597年 ,丰臣秀吉再度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倭乱 ”。中朝两军并肩作战,倭军全无斗志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倭很快失败了,退出朝鲜。 后来朝鲜和倭都模仿中国 ,实行闭关守国政策 。
四 、半殖民地时期的朝鲜半岛
1871年,美国占领朝鲜江华岛,率先打开朝鲜门户 ,1876年《江华条约》签定。美国以后,英法等国势力相继渗透到朝鲜半岛,其中英国的势力一度最强大,但是俄罗斯和日本 ,才是朝鲜历史上的最大灾难。
1860年,俄罗斯从中国取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成为朝鲜的邻居 ,势力逐步渗入朝鲜,和世界霸主英国矛盾加剧 。而日本在1868年就出现了“征韩论”。日本这一计划,得到美国的支持。由于美国在1899年前在亚洲没有任何殖民地 ,迫切需要日本为它作开路先锋;英国也认为,削弱中国有利于英国 。
1882年,日本发动壬午事变 ,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仁川)条约》,开始侵略了朝鲜的历史。 1894年,朝鲜南部的全罗道爆发农民起义 ,当朝鲜邀请清朝出兵镇压时,日本乘机也出兵朝鲜。但是很快起义平息 。这时清军在牙山,而日军却已驻守在仁川及朝鲜内地,清朝建议同时撤兵 ,日本却拒绝撤军。清朝只好先撤军。日军冲进中国驻朝鲜使馆,撤下国旗 。
1894年7月下旬,日本海军向清朝运输船进攻 ,甲午战争在黄海爆发。日本陆军随后向在朝鲜的清军进攻,清军不战而败,逃回中国 ,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日本很快占领辽东,在旅顺屠杀了2万多中国人。同时 ,由于北洋水师躲在威海卫避战,遭日军袭击,全军覆没。1895年4月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并且割地赔款 。
俄罗斯认为日本在朝鲜的扩张影响自己的利益,1895年 ,俄罗斯和朝鲜闵妃集团勾结,策动驱逐亲日分子的政变。日本不甘示弱,唆使日本警察和浪人杀死闵妃 ,建立亲日内阁,促使朝鲜国王倒向俄罗斯。1896年,国王逃亡俄罗斯使馆 ,导致亲日内阁垮台 。日本决定和英国结盟对付俄国。1897年,独立后的朝鲜成立“大韩帝国 ”,朝鲜改称韩国。1904年 ,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一爆发,日本强迫韩国签定《日韩议定书》,规定韩国必须为日本战争提供各种便利。6月 ,日本天皇批准对韩国的行动纲领,成为以后吞并韩国的蓝图。8月《日韩保护协定》,将韩国的财政和外交事务置于日本的监督之下 。
次年俄罗斯战败。1905年9月俄国承认韩国为日本的“保护国”。1905年11月,《第二次日韩保护协定》日本确立对韩国的保护权 ,并于1906年设统监府,伊藤博文成为首任韩国统
关于“我想了解下韩国或者朝鲜半岛的历史 。请推荐我这方面的书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